曲藝晚會《說唱大運河》首演 講述大運河古往今來
演出現(xiàn)場。中國煤礦文工團供圖
人民網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劉穎穎)說學逗唱笑談人文歷史,曲韻弦歌奏響運河華章。10月14、15日,由中國煤礦文工團出品的《說唱大運河》曲藝晚會于吉祥大戲院首演。晚會運用相聲、評書、快板、雙簧、鼓曲、民樂、古彩戲法、京劇等多種藝術形式,講述大運河古往今來、流光溢彩的故事,讓觀眾在歡聲笑語中,走近和感悟這條哺育我們2500多年的人工運河。
演出現(xiàn)場。中國煤礦文工團供圖
晚會選擇大運河流域的曲藝品種或元素,分“水、到(道)、渠、成”四個板塊,一位參加大運河博物館講解員崗位考試的小姑娘率先出場,引出一系列說、學、逗、唱。評書名家王玥波用以一段《書說大運河》從歷史層面解讀大運河的變遷。隨后,劉偉、葉蓬表演的相聲《運河知多少》以問答形式,為觀眾介紹大運河的知識。大虎、小虎用相聲《運河邊的歌》帶我們聆聽運河畔美妙的旋律。蘇浩和楊廣業(yè)的板書聯(lián)唱《武松趕會》,快板書和山東快書兩種曲藝形式無縫對接地講述山東好漢武松懲惡揚善的故事。應寧將滑稽大鼓這一瀕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搬上舞臺,風趣幽默地將大運河擬人化處理。王磊、韓雪松、崔駿的三人雙簧《運河人家》,以獨特的視角向觀眾介紹了江都水利樞紐和南水北調工程。李春熠和郭鴻斌表演的相聲《跟我游》,讓觀眾了解“舌尖上的運河”。左雅、李鑫、張安琪、葉蓬表演的京胡與打擊樂《鸞“徽”鳳翥》,把京胡、打擊樂、京劇韻白和身段有機結合,以跨界組合展現(xiàn)了大運河承載徽班進京的盛況。古彩戲法《年年有余》,李克石和鐘燕珠聯(lián)璧合,把空無一物的舞臺變得豐富多彩。曲藝說唱《國潮大運河》把晚會推向了高潮,演員們運用貫口、京東大鼓、天津快板、西河大鼓、山東快書、上海說唱等多種形式,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展示大運河不僅僅是一條河,更是勤勞質樸的中華兒女用雙手創(chuàng)造的幸福生活和為實現(xiàn)理想而邁出的堅實步伐。
據(jù)悉,本場晚會是中國煤礦文工團說唱團圍繞大運河主題,在深入采風的基礎上而創(chuàng)作,旨在挖掘大運河的文化底蘊,創(chuàng)新舞臺表現(xiàn)形式,努力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聽感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